我偶然發現在靜宜往台中的中港路上有一塊不太引人注目的空地,周圍除了加油站和車以外,沒有太多吵雜的聲音,傍晚可看夕陽而晚上是個看夜景的好地方。就我個人對這塊空地的空間特質分析,我覺得以空地當作分界,以西地勢突然有個落差,而兩邊的遠端都是山景包圍,由於台中是個盆地,所以站在空地面對台中是無法看到什麼遠景的。
當我和路上的車一樣只是單純經過而已時,我很難感受到周圍有什麼明顯流動的氛圍,我心裡想的就只有能不能再快一點….. 但是當我第一次進到這個空地時,我從傍晚到天黑的長時間的觀察,天色從昏黃漸暗,路燈也亮起,星星和月亮的出現也同時說明了時間的流動。除了時間本身明顯的流動外,我換了個角度面對中港路,第一次以靜止的速度觀看這些流動的車輛,想到曾經也有人這樣看我經過,這樣的角度使得周圍的環境開始有了流動,而這樣的流動性遠大於自己也同樣在中港路上流動,覺得速度好像遠快於身處其中。這塊空地很空曠,一邊是中港路,另一邊是山景,而山景的遠方有高架橋還有些住戶,夜晚的高架橋上流動的車輛和靜止的路燈成為對比,同時,橋上反向的流動車輛可帶著視線往不同處遠遠延伸,卻跟近處中港路上的流動車輛有了呼應。
以上所敘述的都是視覺所感受到的流動,而聽覺上也有流動。中港路上急駛而過的車聲還有喇叭聲也是流動的。而天還亮著時跟晚上聽到的聲音也有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