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

961615 林妤 真實的建築

真實的建築 北投圖書館


「一年之中,四分之三的日子,只要開窗,就有舒適涼爽的氣候。」原本以為只是一段勸勉大家節能的話,沒想到竟然是述說著綠色圖書館的概念─北投圖書館。

北投圖書館,是一個打破台灣傳統圖書館的綠建築,營造出截然不同的閱讀空間,一、二樓延伸出去的閱讀平台,映著遠處山景,可以享受迎面而來的徐徐微風,讓閱讀的氛圍充滿自然野趣。

北投圖書館讓圖書館的角色不再只是考試前的K書中心、也可以不是冰冰冷冷的鋼筋水泥。無意間發現了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後,我想大眾對圖書館的既定印象都會大大改觀。隱身在一片綠意之內的,是一棟遠看不顯眼,走近卻令人眼睛一亮的大型樹屋,地下一層,地上二層,總面積有六百五 十坪 的圖書館,從各個角度看都有不同的面貌,有人說像是一艘船、也有人說像森林裡的小木屋,就是不像圖書館,也許正因為不像圖書館,每到假日反倒成了觀光客絡繹不絕的觀光勝地。

北投圖書館之所以在台北市立圖書館中的眾多分館中如此知名,就是因為它的建築實在太有特色了。整座圖書館是以「綠建築」的概念設計興建的,著重於與周圍生態的和諧共存,以及對環境資源的永續利用。

綠建築也許不是入館閱覽民眾能深入了解的議題,然而館內的設計與材質,卻能讓民眾感到大自然的魅力,從天花板、柱子、書櫃到桌椅,都是以木材為主,天然的氣息充斥在館內,彷彿聞得到木材的香味;透過大片玻璃窗格,館內更以採自然光為主來節省電能。不像其他圖書館裡擺滿了讓人感到壓迫感的書架,這裡主要藏書區的書架都只有齊胸的高度,配合整體的建材,一樣也是以原木製成。不管在哪一個角落裡,都可以從沒有遮擋的視線看到窗外的美景,也讓室內充滿了陽光帶來的明亮。如果在室內看書看得累了,還可以移到戶外的迴廊透透氣。享受著初秋微風的吹拂,在和煦的陽光下展卷酣讀。或是俯瞰腳下北投公園的綠意,諦聽北投溪裡的潺潺流水。

這不但是國內近年來規模最大的融合鋼構、RC混凝土與木構造的建築,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符合九大綠建築指標的鑽石級永續綠建築,開放至今已理所當然地成為台北市立圖書館中閱讀率與使用率最高的分館。打造這間特殊圖書館的靈魂人物,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郭英釗說:「這是一座會呼吸的圖書館!」

從書架上取了一本《二十世紀的進步》,就坐在座位上讀了起來,閱讀中有點悵然。科學帶給人類邁向更舒適的生活,但科學卻絕非如此狹隘。在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之餘,科學不也可以結合美學與關懷,幫助人們珍愛自己的環境,乃至於擴大對於社會的體貼與包容嗎?我在北投圖書館中不覺掩卷深思起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