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概論期末報告 987301趙亭雯/指導老師 羅時瑋
試描述你最印象深刻的流動或移動經驗, 並試著分析其空間特質.
流動,其實不一定是指實際物品或事件的流動,它可以指連續性。
重複出現或有規律、週期顯現的,都會讓人有流動性的感覺。若真的要說明,我想台北車站內的人潮流動,抑或是在逢甲夜市中人頭攢動的景象,都可以說是一種流動性的狀態。
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雖然未親身經歷,但也在許多電視上電影中一瞥其中精彩的:衝浪(surfing)。衝浪很特別,首先得先游過淺海部分,因為淺海部分絕對不可能會有巨浪可以做俯衝姿勢的機會。接著到達預備衝浪地點後,開始靜候海浪一波波的襲來,當然得等有利於自己衝浪的大浪,然後把握絕佳時機就要準備衝浪了!!
一旦開始了衝浪,最酷的景象當然是衝浪者航行的方線和海浪來潮的方向垂直,衝浪手會不斷往海浪最高點衝過去,期望自己能在浪的最高頭維持住平衡步要往下掉落。但假若浪實在是飆得太過於快速,此時浪頭會首先向前方幾碼處墜落,衝浪手就不得不流在海浪形成的立體漩渦中繼續維持平衡,否則就會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是巨浪的機會,海浪所形成的巨型立體漩渦中確實可以容納一個衝浪手,看過電影的都知道,一路追著漩渦的出口,不斷努力想要逃出去,衝浪手一直向前衝,但是身旁周遭的海浪也不斷較勁著,似乎不願意落後衝浪手一點,兩者的速度競爭,居然能讓平面的海浪起了3D的立體效果,並且維持住了一段藍色隧道的時光。那樣的藍並非夾帶了許多金黃細沙的小海浪,也不是當你站在海岸線旁讓海水輕輕吻你腳踝的泡沫浪,而是一種帶有強烈威脅性的深藍色大浪。除了深藍色,海浪本身因為透光性似乎也帶了一點未知水流的墨綠色,搭配海浪彼此碰撞產生的白色浪花,身處其中必定以為自己已跳脫原本的藍色地球,到一個沒有人類沒有生物,只有自己和大自然界中最偉大的景象融合為一體。
海浪的流動,衝浪者的流動,等待海浪時間的流動,衝浪已融多種流動為一體。原本以為我們能夠駕馭海浪,但卻反過來被海浪追逐著,這種矛盾的心態或許時時存在於衝浪者的心中,永遠是一個問號。平穩的水面中出現了海浪的急湍,那正是地球還脈動著的一個表徵,人類和自然並非誰駕馭誰,或誰屈服於誰,或誰限制了誰,而是同樣有著脈搏,地球和我們一樣是活體,一個有機體。在流動的時間下,生命正以不同形式繼續流動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