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性
越戰紀念碑打破了傳統的紀念碑模式,卻讓人深刻地體會到戰爭的哀戚與驚懼。這樣的一座紀念碑打破了原先的形式,讓戰士的家屬不再停留在悲傷之中,能夠繼續向前。
反光的表面,材質帶出的效果,當你走在越戰紀念碑前,你的輪廓,包含你的頭、身體、四肢都會清楚地映在碑面之中,他附帶的是人們對於戰爭的省思,就如同你站在紀念碑前,黝黑的碑面映出你的面容,是不那麼清晰,也代表著戰爭背後人們黯淡的表情,代表著戰爭抹去笑容,因為即便你站在碑前微笑,你的笑容也會因為碑上的字,顯得怪異而諷刺。
相較於戰爭紀念碑,孔廟的態度就顯得莊嚴而肅穆。寬闊的橫幅,鬱鬱蒼蒼的樹木,孔廟的布局即是修習讀書的地方,在此你可以感受到中國古典建築的厚重感,和其所延伸出的莊重與地位,孔廟存在的意味帶有孔子對社會的奉獻和中國儒家學說的詮釋。雖說是孔廟,表面上好像是紀念孔老夫子的地方,但是孔廟卻是一個紀念中國儒家教育的祠堂。
在孔廟裡頭,儀式似乎更重於紀念,在紀念「孔子」與「教育」的模稜地帶,孔廟的意義不再那麼深遠,對人們的影響也不再重大,演變成的是取代中國教育的一個不受重視的紀念場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